国庆节前夕,大方县凤山乡幸福二村。刚搬进新家的81岁老人张正英,脸上的笑纹多过了皱纹。
乔迁前一晚,张正英往老房子的泥巴火炉里添煤,想起了去年冬天。那时,村里来了位“陌生人”,给她承诺,明年让她住上好房子,冬天再冷也能暖和地过。
“他说的话是真嘞!是真嘞!”张正英难掩激动。张正英口中的“他”,是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。
恒大集团帮扶的大方县,位于毕节试验区,一个因贫困而多年受到各级各部门关心和帮助的地方。
2015年12月19日,许家印拿出堪称空前的帮扶计划:三年内无偿投入30亿元,到2018年底帮助大方县175个贫困村、18万贫困人口实现全部稳定脱贫。
“投入之多,力度之大,在我国社会扶贫史上前所未有。”大方县委书记张瀚时感慨。
恒大牵手大方,因为政治自觉:2015年11月6日至8日,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,许家印提出,像恒大集团这样的民营企业,已经有了一定的实力,能不能率先与一些贫困县结对子,“整体帮扶脱贫”。
恒大牵手大方,也因为个人情怀:对于贫困,许家印本人有很深的感受。他曾多次与大家分享小时候没鞋穿的故事,还常常回忆“饿了只有地瓜可以啃”的经历。
“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很多的民营企业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、从弱到强,这一切都得益于党的政策和全社会的支持。恒大的一切都是党给的、国家给的、社会给的,恒大理当担起先富帮后富的社会责任。”在全国政协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,2015年12月18日,许家印一行与全国政协经委会副主任项宗西一行赴大方县实地调研,并正式签订结对帮扶大方县的精准脱贫协议,他表示,恒大很有信心、很有决心。
当时有人质疑,在这场扶贫攻坚战中,民营企业除了给钱和给物,还能有何作为?
10月17日,记者从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关于许家印的“颁奖词”中,捕捉到了这样的字眼:“形成民营企业直接参与精准扶贫的新模式,为民营企业参与‘补短板’,促进‘共同富裕’提供了好的范例。”
民营企业直接参与社会扶贫,缺少借鉴、没有范本,只能摸着石头过河。但是,这难不倒秉承着“精心策划、狠抓落实、办事高效”作风的恒大人。
10个月以来,在大方帮扶的恒大人,牢记着许家印的嘱托:“我们既要出资金、出人才,还要出管理、出思路。”
出资金——2016年所需的10亿元已于今年1月8日捐赠到位。
出人才——恒大集团派出200多人组成的管理团队、共3000多人的扶贫队伍常驻大方。
出思路——恒大结对帮扶大方,坚持精准扶贫,因户施策、因人施策;坚持“输血”与“造血”并举;坚持既要“见效快”更要“利长远”!
以产业为例,有效的市场方向、高效的生产组织、及时的资金来源,是农民致富的三大短板。恒大集团的产业扶贫计划为补这些“短板”而来:
扶持发展天麻、冬荪、皱椒等特色农业——解决市场方向问题;
扶持发展畜牧产业,同时引导贫困户组成互助合作社——解决生产关系有效重组的问题;
无偿援建种苗基地,建成后产权确权给周边贫困户,以及设立产业扶贫贷款担保基金——解决钱从哪来的问题。
对于这样的设置,许家印有自己的考虑:“帮扶要做到尽职不越位,扶到点子上、不搞拉郎配,引导贫困群众逐步完善自我造血功能。”
在许家印和恒大集团的帮扶版图中,共有六大“板块”——产业扶贫、易地搬迁扶贫、吸纳就业扶贫、发展教育扶贫、家庭创业扶贫和特困群体生活保障扶贫。
它们环环相扣:产业扶贫蕴含着发展教育扶贫因素,志在培育当地群众市场意识;易地搬迁扶贫,并非一搬了之,通过产业配套,实现安居乐业;吸纳就业扶贫既提供岗位,也大力培养合格建设者……即使特困群体生活保障扶贫,也渗透着育人、市场启蒙和发展产业的因子。
对此,毕节市委书记陈志刚曾评价:“恒大全面、精准、细致的工作方法值得学习。”
一串数字,更是印证了许家印曾经说的:“民营企业在脱贫攻坚中可大有作为”——
首批捐建的40项重点工程和200个农牧业产业化基地已全面开工建设,年底可实现易地搬迁6000人,目前已有103个蔬菜、肉牛和中药材基地投入使用。
完成14期9000人的吸纳就业培训,输出就业7479人,完成15000人农民实用技能培训;组织员工“一助一”结对帮扶4993名留守儿童、困境儿童和孤儿;引进清华大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帮扶;完成14140名特困人员的商业保险。
截至目前,据大方县扶贫办建档立卡数据,恒大已帮助大方县10494户、39817人实现脱贫。同时,恒大计划到年底前再脱贫40500人,完成总脱贫目标的45%。
不到一年,许家印于大方播下的小康种子,在春天生根开花,在秋天硕果初结。记者邹晨莹